作者 | Gary
来源 | 汽车服务世界(ID:asworld168)
“前几天去杭州汽配城,跟汽配城的负责人聊天,他说今年年底大概有四分之一的汽配店会退掉。”
这是快准车服蒋仁海在年底汽车服务世界超级大会上透露的一段信息。
行业的消费环境变化和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使得汽配商的生存处境愈发困难。
当然,行业大环境对于所有角色而言是一致的,不仅仅是传统汽配商,汽配供应链平台也在今年走到十字路口,并展开了一系列战略和战术层面的布局。
新康众一边推出轻连锁,与上游品牌商共建终端门店,一边开放康众汽配加盟,释放出强烈的扩张信号。
快准车服在实现扭亏为盈之后,启动了全球市场业务;开思作为数字化基础设施,将目光瞄向终端,推出共享仓模式;甲乙丙丁以轮胎电商的身份切入行业,正加速推进汽配服务站项目。
另外,诸如三头六臂、好美特等汽配供应链平台,在积极扩张的同时,更加注重对终端修理厂的运营,争取在终端门店赢得更多采购体量和份额。
蒋仁海说得很直白:“现在要想增长,只能从对手那里抢过来。”
竞争的残酷性可见一斑。
在更长的时间维度上,从资本驱动时代走到业务驱动时代,一批汽配供应链平台已经倒在半路,剩下的企业要想继续存活并取得发展,必须驶过当下的转折节点。
一、康众汽配开放加盟、快准启动全球市场、开思推共享仓…
无论是在汽车服务世界超级大会上,还是在诸如开思自己举办的商家大会上,众多汽配供应链平台创始人都发表过类似观点:资本和模式竞争早就结束,战略层面的调整空间已经不大了。
回顾汽配供应链平台在2023年的一系列动作,确实都是以战略微调为主,但也呈现出不一样的思路。
康众汽配成立至今已经超过20年,很长时间以来坚持直营模式,也为自身建立了护城河,不过,开放成为康众汽配的新主题。
一方面,主体公司新康众在年初发布修工坊、金铁橡、Cc养车三大轻连锁品牌招商加盟政策,加速轻连锁的布局。
轻连锁的特点之一,就是与上游品牌和工厂深度合作,比如修工坊的12个项目与12个对应的头部品牌合作,Cc养车则是与猛狮合作,是一种典型的供应链驱动模式。
另一方面,今年10月,一直坚持直营的康众汽配正式开放加盟,虽然之前推出过千城千店项目和好快全加盟品牌,但这次是开放康众汽配加盟,释放出了明确的信号:下一阶段,康众汽配对于规模的要求和需求会更加强烈,也可能通过政策的调整,加快汽配门店的扩张速度。
快准车服并没有急于服务站的扩张,去年年底公布的数据是2100家,到如今的这个数据没有太大变化,蒋仁海的核心增长策略是:提高合作修理厂的采购金额,从而提高单个服务站的营收。据他透露,今年快准车服预计保持25%-30%的增长。
在此基础上,快准车服开启了汽配出海的战略。
去年11月份,蒋仁海就亲自带队考察东南亚市场,并且在马来拉亚投产了一个工厂;如今,快准车服启动了中亚、东南亚、非洲等区域5个国家的业务,“这些地方搞完了再进攻欧美市场。”
这算是快准车服的第二增长策略。
与康众汽配、快准车服不同的是,开思成立以来定位于科技公司,以系统和数据切入汽配交易,打造了一个数字化基础设施。
不过,近两年开思逐渐加强了与产业链上下游的联动,除了原有的从汽配商到修理厂的B2b业务,还切入了从主机厂、品牌商、工厂到大B端的F2B业务。
更进一步,今年开思在华南区域试点了共享仓模式,据介绍,目前仓储周转率达到1.5个月,平均交付效率不到1小时,库存满足率超过85%,这意味着开思逐渐从线上走到线下,关注终端布局。
与开思类似的是,甲乙丙丁早期以轮胎电商的身份进入汽车后市场,更注重线上,不过现在已经切入汽配连锁赛道,并开启全国布局策略。
根据甲乙丙丁官方的数据,15天之内在安徽、江西、广东等12个区县开了12家汽配服务站,由此可以看出扩张策略:一是追求广度,不要求密度,先在不同省市圈地;二是按照这个速度,一年可以增长200-300家门店。
在公开场合,三头六臂林小伟表示,三头六臂近几年最重要的策略之一是保证现金流为王,同时提高人效和坪效,在海外布局上也很理性:“我们在海外这块,不会像快准一样发力,而是希望夯实在国内的基础。”
由此看出,三头六臂并不急于门店扩张,而是继续将重心放在修炼内功之上。
好美特的打法和快准车服比较类似,用重运营的手段提高加盟门店的经营水平,增强加盟门店和终端修理厂之间的粘性,在此基础上扶持一批区域独角兽。
总得来说,当下的汽配供应链平台,宏观战略并未出现太大变动,运营和效率依然是核心,只是在节奏和取舍上稍有差异性。
二、自主品牌、连接终端、打破边界…
针对汽配供应链,新康众商宝国曾经表达过一个重要观点:“本质上,规模不是目的,而是提升效率的手段。”
在经历了资本驱动的跑马圈地之后,汽配供应链平台纷纷步入深水区,现在必须依靠业务驱动实现自我造血,走向更为健康的发展路径,因此,一味地盲目扩张带来的规模增长,很可能是一瓶毒药。
现阶段,几乎所有汽配供应链平台都已形成类似的共识。
所以,从今年一系列的战略布局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少相似之处,并进一步归纳出汽配供应链平台所共有的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自主品牌。
今年快准车服在自主品牌上的布局可能是最为坚决的,推出了巴固特这个独立品牌,并在巴固特身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做营销,宣传力度甚至超过快准车服品牌本身,其决心可见一斑。
三头六臂、好美特、康众汽配等易损件供应链平台,在自主品牌上的布局都很早,也很深入,特别是三头六臂,其产品更是以自主品牌为主。
另外,新康众布局的轻连锁,开思的F2B业务,虽然不是自主品牌,但是一种与上游品牌商共建品牌的方式。
无论哪种形式,其核心目的是进一步降低上游产品供应的成本,从而提升盈利能力。
第二个关键词是连接终端。
根据行业人士透露的信息,快准车服、三头六臂等企业都明确表示,现阶段终端修理厂更为重要,这体现出战略思维的转变。
一方面,汽配供应链平台并不急于开发汽配加盟商,而是将重心放在提高现有加盟商的经营能力上,帮助他们链接终端修理厂,从而提高单个加盟商的营收。
另一方面,部分汽配供应链平台与规模较大的终端修理厂直接合作,将后者开发成一个前置仓,既满足自身采购需求,也向周边的修理厂供应。
与此同时,诸如开思这样的数字化科技公司,也越来越重视终端布局,不仅为修理厂开发了SaaS系统,还在今年推出共享仓,本质上还是靠近并更好地服务终端修理厂。
第三个关键词是打破边界。
早期汽配供应链平台的定位相对垂直,例如易损件平台、全车件平台、轮胎平台等,同时优势区域也形成差异化。
如今,各家企业逐渐打破业务边界,例如快准车服上线全车件业务,开思切入易损件业务;康众汽配打造线上电商平台,开思则是建立线下共享仓。可以看到,相互之间的业务重合度越来越高,并且越做越重,涵盖了线上线下的各个环节。
与此同时,各家企业的业务触角也逐渐伸向彼此的优势区域,展开直接竞争,蒋仁海就提到快准车服“在广东市场保持相当的竞争优势”。
总体而言,在上游供应端降低成本,在中游渠道端加强运营,在下游维修端重点布局,已经成为汽配供应链平台的共同选择,也让每家企业的战略路径越来越重合,毫无疑问,市场竞争也将愈发激烈。
三、汽配供应链平台走到转折点?
成立于2015年,快准车服、三头六臂和开思都在今年迎来发展的第八年;再加上2011年完成回购改制、2014年提出供应链服务商理念的康众汽配,2014年开启全国加盟的好美特,2016年成立的甲乙丙丁等。
汽配供应链平台推动汽配连锁化、数字化和平台化的道路,走了将近十年时间。
以2015年为时间节点,汽配供应链平台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2015-2017年的1.0阶段的模式驱动阶段、2018-2020年的2.0资本驱动阶段,以及2020年至今的3.0阶段,汽配供应链平台正式进入业务驱动阶段。
在这个阶段,汽配供应链平台如何利用更高的效率,为行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并在业务层面做到营收和盈利的同时顾及,是竞争的关键。
与此同时,行业大环境也带来不确定性。
首先,车主的消费观念更为理性,用车频次和单车产值双双下滑,导致维修端的配件采购需求出现波动,势必影响上游渠道的业务。
其次,平均车龄不断增长,如今已经接近7年,底盘件的需求慢慢凸显,考验着汽配供应链平台的品类管理能力。
最后,燃油车逐渐式微,新能源车迅速崛起,也会改变配件采购结构,机油、三滤等产品需求大幅下滑,新能源车的供应体系还未成熟,机会和风险共存。
毫无疑问,汽配供应链平台正经历转折期。
基于行业大环境,目前汽配供应链平台的发展重心大致分化为四个方向:
一是稳住主营业务,向趋势性业务横向扩张,找到第二增长曲线;
二是与上游工厂建立紧密联系,用数字化等基础设施推动反向供应链;
三是深度布局汽服连锁,践行修配融合路线,建立产业链生态;
四是走向整合并购,成为供应链服务商,做好配套服务。
当然,根据行业人士透露的信息,也有汽配供应链平台在途虎成功登陆港股后,加快上市的步伐。
但无论是哪种方向,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都是基础,蒋仁海曾解释快准车服深挖“四力”建设,包括产品力、服务力、数字化能力和客情力,本质上还是为了提高维修终端的服务体验,这也是这个阶段汽配供应链平台竞争的关键。
曾经,汽配赛道的累计融资额度超过100亿,但不少企业已经以失败告终,活下来的企业依然负重前行。
自主品牌的建设、维修终端的粘性、趋势性业务的探索,以及持续性的运营优化和效率提升,战略层面之外的战术制定和落地,如今显得更为重要。
在放弃了对规模的无尽追求之后,汽配供应链平台力图通过高质量发展,平稳渡过眼前的转折点。